新中国成立前,广大农民迫于生计,尤其是妇女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,得不到就学机会,识字的极少,文盲甚多。
1951年,北厍乡开展扫盲工作,在农村大办冬学。区政府配备扫盲辅导员,各村挑选扫盲群众教师1~2人,讲解不识字的痛苦,动员农民入学,利用冬闲进行识字教育,学习新文化,学习翻身道理,逐渐转为常规民校。1952年11月,芦墟区政府派主任教师许晖等人,在池家湾村推广速成识字法。1954年,北厍乡的扫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,全乡有冬学民校6所,学员225人(其中男119人、女106人),群众教师8人。
1958年10月,北厍公社成立扫盲指挥部,召开向文化进军誓师大会。每个自然村办1所民校,动员文盲、半文盲积极参加,当时上民校的文盲、半文盲人数95%以上。学习时间安排比较灵活,晚上集中2小时,中饭后休息时间也随时利用,各生产队还添置小黑板,把课文写在黑板上,带到田头,休息时进行复习。
1958年12月,北厍人民公社统计资料记载,新中国成立前全乡文盲14738人,经历扫盲后,文盲减至10113人。后大办民校,又有一批农民脱盲,文盲尚余4668人。1960年,扫盲工作逐步转入低潮,直至民校全部停办。
1973年,公社、大队均成立领导小组,生产队成立“管校小组”。每个生产队普遍办起2个班(青年班和壮年班),全公社青壮年文盲、半文盲入学率78.01%.
1977年,北厍公社教革组配备专职扫盲干部1名,各村重组扫盲领导小组,农村、市镇各单位选拔一批扫盲辅导员和群众教师。要求全面开展扫盲工作,办好扫盲班,吸收未进小学的青壮年(16~45岁)参加学习,党员干部年龄不限。时间安排比较灵活,平时坚持学,闲时、雨天抓紧学。1979年,中共吴江县委派小分队在北厍公社开展扫盲工作,以红星大队为试点,提出“突击两个月,扫除文盲迎春节”的口号,扫盲工作再次掀起高潮。此后,持续5~6年时间,达到基本扫除文盲。
1990年,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,北厍镇文盲、半文盲5691人。
1991年起,镇成教中心全面负责扫盲具体工作,镇中心小学负责组织村小教师投入扫盲工作,各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扫盲工作。1992年8月,通过吴江市教育局扫盲验收,全镇非文盲率98.62%,达到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非文盲率95%以上的标准。
1993年起,北厍农村业余教育由成人教育中心校统一安排,开办各类培训班,使农民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。